移动互联网加持下的新时代网民对于大流量、甚至于不限流量的套餐需求增加,这两年运营商也顺应发展趋势就用户数据流量需求方面开展了多轮业务结构改革,定向流量优惠套餐、“不限”流量套餐的推出就是运营商业务结构改革的成果之一。
腾讯王卡、蚂蚁宝卡等为代表的定向流量优惠套餐受众广泛、口碑也不错,而到了“无限流量”套餐这边吐槽的声音就比较多了。
“不限流量”套餐的吐槽者主要持以下观点:“说是不限流量的套餐,但运营商的心机一使,“套餐”变成成套路。
以中国移动推出的主打“随意用”口号的任我用套餐为例:188元月租(原价258元)、288元月租(原价458元)套餐所对应的国内流量这一块明确标注的是“随意用”,咬文嚼字的话既然国内流量随意用,为什么要有第四栏的流量限速策略分别超出12GB、20GB后限速1Mbps?
按照《广告法》中“与商品或者服务有关的允诺等信息与实际情况不符,对购买行为有实质性影响的”是虚假广告的规定,运营商所谓的“不限流量”套餐业务是否涉及虚假宣传。
另外,笔者还了解到,中国移动还有一款名为“任我用”流量提速包在售卖,这款业务的介绍说明里是这样写的当月已经限速的任我用不限量套餐用户可申请开通本业务。开通成功后,当月上网速率可自动恢复正常并按照既定的资费标准收取上网费。
已经花了钱的“不限流量”套餐凭什么还要续费一个流量提速包?一环扣一环的套路着实不解。当然了,笔者这里并非仅仅针对中国移动,另外两家运营商同样涉及到类似的问题。
就《广告法》而论,运营商所谓的“无限流量”套餐是不符合规定的,这种套路走不走得远得看市场、用户以及监管层面的反应了。
笔者在关注第五代通信技术(5G)时了解到,5G技术相比目前的4G技术,其峰值速率将实现数十倍的增长,从4G时代的100Mb/s提高到几十Gb/s。可能有些夸张,但是中国联通开通的首个5G基站实测下行速率已经达了1.8Gbps。
为什么要提5G?5G超高速度的上网体验背后同样会涉及到运营商数据流量套餐。当如今所谓的“无限流量”套餐遇上5G一定会是一种不言而明的尴尬“无限流量”套餐超出12G、20G、40G甚至于200G后开始限速,按照5G状态下的上下行速率,这么点套餐流量能撑多久?可以用套餐内流量“秒光”来形容了。套餐流量“秒光”之后呢?限速1Mbps?那我TM还用个锤子5G套餐啊!
综述,运营商当下4G时代的所谓的“无限流量”套路是走不远的,即便是迫于市场、用户以及监管层面的压力,改改“广告词”继续套路一波,但在迎来5G时代后,这种所谓的“无限流量”套路或将不攻自破。
极光(AuroraMobile,NASDAQ:JG)发布《从流量的纷争到生态的游戏——移动互联网五年回顾与展望》,通过总览移动互联网近5年关键词,分析各领域流量纷争情况,看互联网竞争的焦点是如何从流量的争夺变成了对生态体系的争夺。
7月30日,首届HarmonyOS应用服务伙伴峰会于杭州召开,华为介绍了HarmonyOS2的最新进展和全新的HarmonyOS原子化服务商业模式,同时新浪新闻、优酷、中信银行信用卡、外研通等合作伙伴也分享了HarmonyOS原子化服务的相关案例。
据《长沙互联网发展白皮书(2020)》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5月底,长沙从事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相关的互联网企业数量为31201家。仅2020年,长沙软件行业企业新增就超过4000家,全市共签约引进软件产业重点项目52个,总投资近120亿元。当前,整个湖南移动互联网产业已经连续7年保持高速发展
WiFi的成功是必然的。当年三大电信运营商流量收费奇高,省钱用户纷纷瞄准公共空间的WiFi,不过很多WiFi都设置了密码,人们想突破这一屏障就需要借助WiFi这一破解工具,所以WiFi是刚需。
2021年5月,工信部组织的第一期人工智能产业创新重点任务揭榜,千寻位置凭借“面向空间协同人工智能的天地一体化快速高精度导航定位网络”项目(以下简称“时空网”)胜出,荣获揭榜优胜单位。